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有關單位:
為加強對特種設備獲證生產單位、檢驗檢測機構和鑒定評審機構的監督,督促其持續滿足許可條件,強化鑒定評審的把關作用,根據《特種設備安全法》《行政許可法》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有關規定,2017年我局組織對141家獲證生產單位、檢驗檢測機構和鑒定評審機構進行了監督抽查,對不再符合條件的、嚴重違反相關法規的單位和機構進行處理。現將2017年監督抽查、行政處罰等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 監督抽查方式
(一) 獲證或委托后監督抽查
獲證或委托后監督抽查是以質量體系運行、工作(產品)質量以及資源條件為重點,對獲證生產單位、檢驗檢測機構以及鑒定評審機構的監督抽查。此次對獲證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的抽查,采取了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檢查人員的“雙隨機”抽查機制。
(二) 評審后發證前監督抽查
評審后發證前監督抽查(以下簡稱過程監督抽查)是以鑒定評審工作質量為重點,對申請特種設備行政許可的單位,在評審后、發證前進行的監督抽查。
二、 監督抽查情況
(一)生產單位抽查情況
此次共監督抽查生產單位85家,其中鍋爐制造單位10家、壓力容器制造單位11家、氣瓶制造單位5家、壓力管道元件制造單位15家、電梯制造單位9家、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制造單位35家。
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抽查的主要內容為單位是否持續符合許可條件、產品質量是否符合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的要求,重點對單位資源條件的變化情況、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情況、產品質量控制情況等進行了檢查。
從抽查結果看,大部分被抽查單位能夠按照法律法規、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的要求從事特種設備生產活動,產品質量能夠得到保證;但也有少部分單位在取得許可后,資源條件下降,質量保證體系執行不到位,產品質量安全性能下降,不能繼續滿足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抽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如下:
1.鍋爐
部分單位材料存放混亂且標識不清,未進行標記移植,材質證明書缺少經手人簽字等;使用的部分安全技術規范和標準已經過期或廢止等;壓力試驗場地缺少安全防護設施;部分單位缺少工藝文件或工藝文件未經審批。
部分單位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內容不齊全,缺少必要的過程、要素或管理制度,未及時更新或修訂質量保證體系文件;質量負責人不能正常履行職責,質量責任人員不能覆蓋所有的制造過程或要素;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缺少唯一性標識;內部審核未覆蓋所有部門,內審中發現的不符合項未采取糾正措施;未進行管理評審和質量目標考核;儀器設備未按要求檢定或校準;未編制產品制造質量計劃或質量計劃未覆蓋所有環節。
2.壓力容器
部分單位使用的材料缺少質量證明書,未按規定進行復驗,材料代用未履行審批手續;焊接及焊接檢查記錄信息不全等。
部分單位材料存放場地不滿足使用要求。
部分單位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內容不齊全,缺少必要的過程、要素或管理制度,未及時更新或修訂質量保證體系文件;未進行內部審核;未進行管理評審和質量目標考核;焊接工藝評定未覆蓋或引用錯誤;儀器設備未檢定或校準等。
3.氣瓶
部分單位無損檢測人員數量不滿足要求;技術人員的比例不滿足要求;配備的生產設備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缺少焊接試驗室;氣密性試驗場地缺少安全防護設施等;部分單位水壓爆破試驗數據涂改;無熱處理曲線等。
部分單位內部審核未覆蓋所有要素;質控系統責任人未按規定履行職責;無損檢測缺少委托單;未按規定進行材料標記移植,材料出庫無領料單;儀器設備未檢定或校準等。
4.壓力管道元件
部分單位材料無質量證明,未按規定進行復驗,材料存放、保管、烘干、發放無記錄,材料標識不符合規定;持證焊工數量不滿足要求;技術人員的比例不滿足要求;部分單位未按要求進行無損檢測;缺少檢驗記錄,或未記錄檢驗數據等;試樣制備、沖擊試驗機等生產設備不能滿足實際生產的需要等。
部分單位未及時任命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及質控系統責任人員;部分單位質量保證體系文件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崗位職責及記錄表格;未及時更新或修訂質量保證體系文件,質量保證體系文件未經規定的審批;未進行管理評審和內部審核;未進行質量目標考核;儀器設備未檢定或校準等。
5.電梯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部分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數量不滿足要求;焊工未持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或證書不在有效期內;測試儀器超過法定計量周期。
質量體系文件缺少焊接控制、熱處理控制等必要的程序文件;未按規定進行管理評審、內部審核等;部分單位合格供應商名錄不全,未對部分合格品供應商進行評價;記錄、檔案保存不完整、不齊全,生產過程中的記錄無法與相應的程序文件的要求對應;技術資料管理較為混亂,圖紙和計算資料上的簽名不全,計算過程與對應標準不一致。
部分單位無完整的計算書、圖紙、工藝文件等技術文件;出廠檢驗不符合要求;未按規定提供使用維護說明書等出廠隨機資料;未對重要零部件進行全部檢驗。
(二)檢驗檢測機構抽查情況
此次共抽查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25家,發現的主要問題如下:
1.資源條件方面
部分機構檢驗人員不足。
2.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和實施方面
部分機構檢驗檢測細則未及時更新或修訂;未進行管理評審或評審輸入的內容不齊全;未按規定實施對檢驗檢測過程和結果的監督控制;未到制造單位進行現場抽取樣品,抽樣基數不滿足要求;儀器設備未檢定或校準。
3.檢驗工作質量方面
檢驗結果無相應的檢測記錄或分項報告支撐;檢驗檢測記錄不完整;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檢驗試驗。
(三)鑒定評審機構抽查情況
此次共監督抽查了12家特種設備鑒定評審機構。抽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如下:
1.質量保證體系建立和實施方面
部分機構未對申請單位整改情況采取現場確認;部分評審中發現的較大問題未如實反映在鑒定評審工作記錄中;部分評審項目結論無支持材料;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中缺少相關記錄;質量管理缺少監督或流于形式,
2.鑒定評審工作質量
部分機構鑒定評審記錄缺少編號、簽字或項目;存在出具報告延誤、填寫筆誤、漏填等情況;備忘錄中無整改期限要求;備忘錄部分內容與體系規定表格不一致;整改見證資料未能證明整改項目;評審報告上報時間不符合要求。
(四)過程監督抽查情況
此次特種設備過程監督抽查主要涉及12家鑒定評審機構開展的鑒定評審工作,共檢查了19家申請單位。抽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如下:
1. 申請單位質量保證體系建立和實施方面
部分單位體系人員資格、職稱不齊全,儀器設備臺賬不全;質量體系質保師、技術負責人、體系責任人等任命不全、職責不明確,作業指導書不全、部分重要控制要素缺失,見證資料記錄簽字不全;執行法規標準不到位;持證承壓焊工中未辦理社會保險手續;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計文件存在問題;部分設計單位對修改后的設計圖紙或修改的文件、未及時向用戶進行反饋。
2.鑒定評審工作質量
評審備忘錄未明確整改確認方式。
三、對存在問題單位的處理意見
(一) 對洛陽市石化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河南興高管業有限公司、宣城市百納壓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山東天邁管業有限公司、山東天海高壓容器有限公司、水利部水工金屬結構質量檢驗測試中心、機械工業儀器儀表元器件質量檢驗所(國家儀器儀表元器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立案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予以相應行政處罰。
(二) 責令武漢港口機械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河北省特種設備監督檢驗院型式試驗機構進行整頓改正,整改期間停止型式試驗工作6個月;責令成都市化工壓力容器檢測站進行整頓改正,整改期間停止檢驗檢測工作6個月。
(三) 對廣東亞太西奧電梯有限公司、蘇州汾湖電梯科技有限公司、鎮江海太鍋爐制造有限公司、廣州市鉅溢鋼管制造有限公司、浙江省泵閥產品質量檢驗中心進行通報批評。
部分被抽查單位的違法違規情況,仍在進一步核查過程中。待核查結束后,將根據核查結果,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四、下一步的工作要求
(一)上述被通報的生產單位、檢驗檢測機構,應舉一反三,查找本單位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全面進行整改和消除安全隱患,并將整改情況報我局;所有被抽查的單位應對監督抽查備忘錄中的不符合項目進行整改,換證鑒定評審時,將作為重點檢查內容。
(二)生產單位抽查中發現的問題暴露出相關鑒定評審機構和檢驗檢測機構工作不負責,工作人員缺乏責任心等工作質量問題,我局將對相關檢驗檢測機構和鑒定評審機構進行約談,要求其排查梳理和整改糾正存在的問題,并引以為戒,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相關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開展工作。
(三)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加強源頭監管,加大轄區內獲證生產單位的監督抽查和檢驗檢測機構的監督管理,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根據職責分工,依法對此次監督抽查發現存在問題的生產單位、檢驗檢測機構的整改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將上述單位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加大抽查力度。
(四)各特種設備獲證單位、鑒定評審機構應對照此次監督抽查發現的問題,全面進行自查自糾,不斷提升特種設備產品質量和評審工作水平。
五、2017年行政處罰情況通報
(一) 深圳市美聯富士電梯有限公司在申請特種設備制造許可過程中,提供虛假型式試驗樣梯,以欺騙方式騙取許可。我局依法對該單位做出行政處罰,撤銷深圳市美聯富士電梯有限公司許可。
(二) 北京科諾鍋爐有限公司在鍋爐制造換證申請時,提供虛假材料。按照人民法院裁定,我局依法對該單位做出行政處罰,不予受理本次鍋爐制造換證申請。
(三) 瀘州華坤石油化工裝備有限公司在申請GC1、GB1(含PE專項)壓力管道安裝許可證過程中,提供虛假質保體系人員職稱信息,虛假管道試安裝相關材料。我局依法對該單位做出行政處罰,撤銷瀘州華坤石油化工裝備有限公司GC1、GB1(含PE專項)壓力管道安裝許可證。
(四) 何峰在2015年申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證(氣瓶檢驗員)時提交虛假的學歷證明,并獲取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證(氣瓶檢驗員)。我局依法做出行政處罰,撤銷何峰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證(氣瓶檢驗員)。
附件:抽查發現的具體問題
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局
2017年12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