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協會基本情況
1.擁有各類單位會員360余家、個人會員120余人。本屆理事會根據專業技術發展的需要,成立了無損檢測、起重機械、氣瓶、焊接、醫用氧艙等多個專業委員會,建立了500余人的涵蓋多個不同業務領域的專家隊伍。
2.協會設秘書處承擔日常工作,內設綜合、評審、培訓、學術交流等部門。現有專職工作人員24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11名,有安全監察員、研究員、高級檢驗師、高級工程師、檢驗師;中級職稱人員3名,助工6人。受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委托,承擔了山東省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中心工作,開展事故信息、風險信息的搜集、分析和上報,以及應急響應專家管理、事故統計分析等工作。
3.現有辦公和培訓基地1300平米,辦公設備60余套,專用計算機理論考試機房80平方米、40余臺計算機,1套水質分析培訓器材,3套移動容器充裝培訓考試設備,一套電梯安裝維修檢驗員實訓裝置。
協會與多家會員單位聯合設立了焊接、熱處理、電梯、橋式起重機械、閥門、氧艙、氣瓶、安全管理等多個專業技術實訓基地,培訓裝備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具備多專業、多工種的培訓能力。
二、教育培訓宗旨和主要工作
按照倡導行業規范、加大行業交流、提升行業水平的工作方針,遵循特種設備行業從業人員考核大綱,立足我省經濟發展和安全管理需求,依托門類齊全的培訓基地和雄厚的師資力量,實施取證培訓促規范作業,開展專題教育促水平提升,強化實操演練促能力提高,組織技能競賽促行業發展,為社會培養專業素養全面、操作技能精湛、職業道德優良的特種設備行業技術人才。
1.積極搭建交流平臺,促進安全技術的推廣應用。三年來累計開展各類法規宣貫班20余次,培訓50000人次,提高了企業主體責任意識;舉辦了多期起重機械、化工裝備等設計、制造、檢測技術交流活動,推進了行業技術進步;舉辦“遠東無損檢測論壇”等專業論壇,推動國內外檢測技術交流;舉辦了四屆特種設備展覽會,推動了特種設備制造產業發展。
2.瞄準行業生產及管理需求,精心組織技術教育培訓。
(1)為政府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提供國家法規標準、專業知識以及安全監察技能的培訓服務。
(2)為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提供法規標準、專業知識、檢驗檢測技術及技能的教育培訓。
(3)為醫療系統氧艙管理及維護人員提供壓力容器安全管理及氧艙使用的教育培訓。
(5)為壓力容器制造質量保證工程師提供壓力容器法規、標準、制造與檢驗工藝以及質量體系建立與運轉的教育培訓。
(6)為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負責人提供政策法規、規章制度建立、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和管理技能的教育培訓。
(7)為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質量負責人提供法規標準、重點生產安裝工藝、檢驗與驗收以及管理體系建立與運行的教育培訓。
(8)為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人員、大型游樂設施操作維修人員、焊接熱處理操作人員提供專業知識、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訓。
(9)為力學性能測試、光譜分析、金相檢驗和化學分析人員提供專業基礎知識、相關法規標準、分析測試原理、操作技能、失效分析原理及應用成果等專業培訓。
(10)為電梯安裝維修單位提供電梯質量檢驗員的專業知識、法規標準、施工規范和檢驗技能的專業培訓。
(11)為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年度檢查人員提供專業知識、法規要求、檢查技能的專業培訓。
(12)根據政府、企事業單位的需求,提供法規標準培訓、技術交流研討以及其他專業技術培訓教育服務。
3.組織舉辦技能競賽,培訓選拔高技能人才。在山東省人社廳、總工會、團省委、質監局等部門支持下,聯合各市地特種設備協會和大型企業,組織舉辦焊工、起重工、電梯安裝維修工、無損探傷工等多個關鍵職業技術工種的技能競賽,激發了員工學技術、練技能的熱情,加快了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和選拔,營造了強素質、重人才的良好氛圍。
4.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提高全民特種設備安全意識。經山東省新聞出版局批準,出版發行《山東特種設備》期刊,向會員和企業宣傳國家的新法規,開展經驗交流和學術研討;開展液化氣瓶、電梯等特種設備的專項普法宣傳,印制各類宣傳品60000余份(冊),增強用戶的守法意識;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等各類媒體, 廣泛宣傳《特種設備安全法》及相關法規,制作了“電梯安全進萬家”以及“游樂設施安全行”等電視宣傳片,在山東衛視等主流媒體播出。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