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氧艙技術實訓基地設在協會常務理事單位-濟南軍區總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可承擔安全監察人員、醫用氧艙安全管理人員、氧艙維護人員以及檢驗人員的現場教學實習工作。
濟南軍區總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始建于1992年2月,除正常醫療保障外,還擔負國家航空航天保障,全軍神經外科專科中心及濟南軍區神經醫學研究保障等任務。投資1600多萬元整體新建的直線式4艙8門大型氧艙群,建筑面積3000立方米,3層獨立建筑,設3個治療艙、1個ICU艙,直徑3.6m,設36張病床,人均艙容6立方米,可同時治療50人,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安裝最規范、有17項創新技術的大型氧艙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一.平面墻技術的應用
充分利用平面墻技術,將艙外各種設備遮掩在艙頂墻內,無一外露。艙體外圍管線設備的安全示控部件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包覆墻面簡介美觀。
二.S形燈帶的研制
研制的S形燈帶將光線柔和平行射入艙內,照度不小于60lx,有良好的視覺效果。
三.滑行平移門
傳統的高壓氧艙艙門設計是強行推開易造成人員頭、頸、肩處骨折等2次受傷。為避免以上不足,氧艙采用了滑行平移門,滑行流暢,不占空間,便于ICU床出入及應急情況下開啟,較好地解決了原推拉式艙門發生事故時,人員易擁擠在艙門處,卸壓后艙門無法推開,延誤搶救時間的問題,也避免了老式的氧艙推拉門強行推開時對艙門處人員的二次傷害。
四.急救設備的應用
1.中央心電監護站
安裝使用中央心電監護站,醫護人員在艙旁及控制臺即可監視4臺心電監護儀,觀察患者體征參數,有利于多名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治療。
2.ICU艙
艙內配有氣動呼吸機、經皮氧分壓儀采集器、心電監護儀導聯線、急救藥品等急救設備,避免了因艙內無設備不接診或接診急危重癥病人時臨時準備的缺點,大大提高了搶救急危重癥患者的應急能力。
3.持續負壓吸引裝置
在艙外加裝了電動負壓持續吸引裝置,艙內外壓差在<0.03MPa時電磁閥開啟,艙內外壓差在≥0.03MPa時電磁閥關閉,轉入氧艙常規負壓吸引模式,較好的解決了艙內低壓時無法吸痰的問題。
五、附屬設備的配置
1.氧氣緩沖罐
設置氧氣緩沖罐,50人同時吸氧,供氧壓力平穩,確保無供氧不足現象。解決了大部分多人氧艙存在的供氧壓力不穩,供氧不足問題。
2.急救排氧加裝氣水分離器
在急救排氧流量計前及艙體最低點處加裝氣水分離裝置,較好地解決了水蒸氣進入急救排氧流量計的問題。
3.分組安裝空氣減壓器
達到了分組充氣,分組減壓,分組使用的要求,提高了供氣質量,設備更為安全。
4.安裝純氧測氧儀
增加了純氧測氧儀,治療中始終檢測供氧純度,保證了供氧質量。艙內測氧采用計算機控制,在氧濃度22.8%時便自動通風換氣,保持艙內氧濃度始終不超23%,使氧艙更為安全。
5.消防水除氯裝置
選用300L太陽能熱水器,完全滿足除氯的要求。消防水降溫冷卻后加入消防水罐,較好的解決了氯離子對罐壁的銹蝕問題,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
6.氧艙應急排氣、減壓、排污管路引至室外
根據《氧艙安全技術監察規程》新要求,新一代氧艙的應急排氣、減壓、排污等管路應引至室外。消防水演練后,在無壓力的情況下打開艙底排污閥,水即可排至室外,如要使艙內及管道積水排的更干凈徹底,可加壓至表壓0.05MPa后再打開排污閥,氣流會帶走艙內大量水珠,避免人工打掃艙內積水的勞動,設備不受潮濕的損害,使氧艙更為干凈舒適。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