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政辦字〔2016〕4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深入推進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通知》(發改電〔2015〕687號)要求,經省政府同意,現就做好我省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以下簡稱“雙公示”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充分認識“雙公示”工作的重要意義。公開公示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是打造透明政府和公信政府的重要體現,是推動政府職能由事前監管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的有效手段;是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創新的必然要求。做好“雙公示”工作,有利于加強信用信息資源整合,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利于發揮政府信息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有利于加強社會監督,發揮公眾對規范市場主體行為的積極作用。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將“雙公示”工作落到實處。
(二)準確把握“雙公示”工作的主要原則。一是堅持“誰產生、誰公示、誰負責”的原則。省、市、縣政府各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全面梳理并編制本部門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事項公示目錄,明確責任主體,扎實推進落實。二是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及其他依法不予公開的信息外,應將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息全面、完整、規范、清晰、準確地向社會公開。三是堅持“多方公示、信息共享”的原則。將“雙公示”信息在各部門網站、各級政府門戶網站、“信用山東”網站、“信用中國”網站以及其他綜合性政務網站進行多渠道公示。依托省電子政務外網、政務云平臺等渠道實現信息共享,省級信用平臺建成后,通過信用平臺實現信息共享。
二、主要任務
(一)落實“雙公示”工作責任主體。省級各有關部門應安排具體處室和相關負責人牽頭推進本部門、本系統的“雙公示”工作,各部門具有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權限的業務處室及相關內設機構應安排專人負責具體落實“雙公示”工作。各市、縣政府應安排具體部門和相關負責人牽頭推進“雙公示”工作,具有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權限的部門應安排專人負責具體落實“雙公示”工作。
(二)明確“雙公示”的內容和標準。
1.行政許可類信息。主要公示行政許可決定書文號、設定依據、許可事項名稱、行政相對人名稱及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審批部門等內容,以及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部門認為應當公示的相關信息。
2.行政處罰類信息。主要公示行政處罰決定書文號、執法依據、案件名稱、行政相對人名稱及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處罰事由、作出處罰決定的部門、處罰結果、救濟渠道等信息,以及作出行政處罰決定部門認為應當公示的其他信息。
(三)信息要求。
1.脫密脫敏。凡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可能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信息不予公開。凡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例如家庭住址、通訊方式、健康狀況、宗教信仰等可反映相對人特征、狀態的信息,應進行技術屏蔽或模糊處理。
2.統一標識。公示信息中所涉及的法人及其他組織應當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過渡期內暫用組織機構代碼為標識)作為標識。自然人應當以法定身份證號碼為標識。
(四)公示窗口和公示方式。
1.省級各有關部門在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作出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通過本部門門戶網站進行公示,并將公示內容同步推送至“信用中國”“信用山東”網站、省政府門戶網站。
2.各市、縣政府工作部門要在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做出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在本部門的門戶網站及本級政府門戶網站進行公示,并將公示內容同步推送至“信用中國”“信用山東”網站、省政府門戶網站。
3.省發展改革委負責在“信用山東”網站建立全省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雙公示專欄”,將各級政府和部門報送的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實時發送至“雙公示專欄”。
4.省政府辦公廳負責在省政府門戶網站建立全省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窗口,與“信用山東”網站“雙公示專欄”鏈接,為社會各界提供多渠道信息查詢服務。
三、工作步驟
(一)“雙公示”信息梳理。
省級各部門分別梳理本部門的“雙公示”清單,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匯總,形成“雙公示”目錄,并在有關媒體上公示。目前不能全部提供的,可以分步實施,在清單中注明下步工作方案,包括公示內容和時間節點。同時確定并報送本部門“雙公示”工作的責任人。
(二)兩批次啟動公示工作。
1.第一批次。《山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方案》(魯廳字〔2015〕7號)確定的省委政法委、省檢察院、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和濟南、青島、煙臺、濰坊、濟寧、威海、聊城市等示范工程牽頭單位,于2016年1月底前實現“雙公示”。
2.第二批次。省、市、縣具備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權利的各政府部門,于2016年3月底前全部實現“雙公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安全管理。各級、各部門要制定政務數據安全管理制度,涉及數據采集、管理、存儲的相關系統,要嚴格執行信息網絡安全有關標準和規定,建立存取訪問控制、審計跟蹤等機制,確保數據的完整和安全。
(二)構建長效機制。各級、各部門要將“雙公示”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權責清晰的分級負責機制。建立信息動態管理制度,做好信用信息的歸集、管理、共享,根據職能變化及時調整公示信息。
(三)加強監督檢查。各級、各部門要將公示信息的及時性、全面性和準確性作為重要內容,并采取書面檢查、實地檢查、網絡監測等方式開展自查,確保工作扎實推進。省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對各級、各部門“雙公示”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1月9日
抄送:省委各部門,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省法院,省檢察院。各民主黨派省委。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6年1月11日印發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