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司長武津生
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仔細研讀《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的過程中,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司長武津生體會頗深。“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既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武津生說,“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這是他感觸最深的兩句話,讓他深刻理解了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現實緊迫性。如今,科技司牽頭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工作,正處于質檢改革的橋頭堡。怎么改?怎么改才能更好地符合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武津生娓娓道來。
成績難掩矛盾和問題
檢驗檢測認證是高技術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加強質量安全、促進產業發展、支撐自主創新、維護群眾利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通過國家質檢中心和國家檢測重點實驗室規劃建設和基層能力建設,質檢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體實力顯著提高,為整合改革做了必要準備,打下了基礎。目前,全國質監系統共有各級技術機構3625個,比質檢總局成立之初的2001年增長74%;人員119884人,比2001年增長80%;總資產362億余元,比2001年增長365%;其中儀器設備值達165億余元,比2001年增長479%;實驗室面積653萬余平方米,比2001年增長652%。
雖然取得了成績,但質檢系統檢驗檢測機構存在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一是風險意識不強,二是檢測體系不健全,三是綜合能力不強,四是競爭能力不夠,五是創新動力不足。
“我們的機構從來不做成本效益分析,不考慮折舊,不計算投入產出,設備片面求新求精。前不久,浙江阿里巴巴公開招標對其電商產品進行委托檢驗,只有外資、民營檢測機構中標,質檢檢驗檢測機構無一中標,主要是檢測時限、檢測價格無競爭優勢。”時限要求的是檢驗機構的規模,價格聯系的是成本,沒有規模,成本過高,自然就沒有競爭力,武津生對此憂心忡忡。
改革需要決心和勇氣
縱觀全球,大多數發達國家和地區配備完善的檢驗檢測認證法律法規體系和監督管理體系,通過兩類機構、三種途徑提供檢驗檢測服務,檢驗檢測機構發展出現三個趨勢。
兩類機構,包括公益性政府檢驗檢測機構和經營性社會檢驗檢測機構。三種途徑,包括政府部門建立政府實驗室,維護和發展測量技術設施,滿足政府監管和國計民生檢測的需要;政府購買社會檢驗檢測機構的服務,滿足公益性公共檢測服務;政府認可社會檢驗檢測機構的市場行為。三個趨勢,一是檢測機構規模化。二是檢測業務市場化。三是檢測標準國際化。
長期以來,我們更多地習慣于把檢驗檢測作為一種“事業”,作為執法的支撐。從基層的情況看,質檢系統的機構一般都不愿意走出“事業”的圍墻,從根本上還沒有把對檢驗檢測的認識從事業發展模式轉變為產業發展模式。按照以上總結的問題和發展趨勢,我國檢驗檢測體制必須改革,但在這種改革中,我們的同志也有擔心:推進以市場化為目標的改革是不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飯碗,斷了自己的后路?
“我認為要勇于突破這種‘利益藩籬’,更應以大局觀來認識這個問題,應該看到改革是大勢所趨,晚改不如早改,要有壯士斷腕的精神和氣魄。如同當年我國加入WTO,雖然有要適應規則的陣痛,但最后取得了輝煌的發展成果。對檢驗檢測機構來講,只要我們堅定了改革的信心,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案推動改革,必將迎來光明前景。”武津生說。
思路清晰繪就新藍圖
面對復雜的情況和問題,我們不僅有改革的勇氣和決心,更把整合看作一種機遇,提出了清晰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
按照改革思路,對能夠市場化的機構,按照“專業化、集團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路徑促進檢驗檢測機構發展。一要推進專業化提升。主要解決“做專做精”問題。提升檢驗檢測、科研創新、標準研制和綜合服務四種核心能力,做專做精檢驗檢測認證機構,促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由提供單一檢測認證服務向提供面向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售后服務全過程的分析、測試、檢驗等綜合服務發展。二要推進集團化整合。主要解決做強做大問題。整合業務相同或相近檢驗檢測機構檢測資源,通過集團化整合方式做強做大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引導各類檢驗檢測機構集聚發展,推動檢驗檢測產業規模化發展。三要推進市場化運營。主要解決“體制機制”問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提升市場競爭能力,提高檢測市場占有份額。四要推進國際化發展。主要解決“發展方向”問題。同時,擴大檢測領域對外開放,提高檢驗檢測市場國際占有率,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推動檢測能力國際互認,深化檢測科技國際合作,努力開拓國際檢測市場。
根據需要保留的部分政府實驗室,我們認為應以保證完成為政府政策法規出臺提供技術支撐、為社會化檢測機構監管提供技術支持、為重大國計民生項目提供技術服務、解決市場失靈問題為主要任務。
采訪結束時,武津生說:“我們要認真領會改革的精神實質,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和全局的關系。按照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的政府職責,做好政府部門的工作。結合實際,主動、大膽、穩步推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為加快檢驗檢測認證產業發展,進而為推動國家質量提升、產業提檔升級作出貢獻。”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