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科技局,省直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我省科技成果登記工作,及時、準確、完整地統計科技成果,促進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及產業化,現就2022年度科技成果登記工作通知如下:
一、登記范圍
1.山東省內單位單獨研究開發,或作為第一完成單位與省外合作研究開發產生的科技成果(包括基礎理論成果、應用技術成果和軟科學成果等),其中,承擔各級、各類科技計劃,由省內科技管理部門主持或受上級科技管理部門委托組織驗收或結題的科技項目產生的科技成果必須登記;鼓勵非財政投入產生的科技成果進行登記。
2.省科技廳負責全省范圍的科技成果登記、統計、報送工作。設區市科技局、省直有關部門負責本市、本行業范圍的科技成果登記、統計分析、匯總報送等工作。
二、登記條件
1.各級各類政府計劃項目形成的成果。須提供項目下達單位蓋章的驗收、結題證書、評價報告等資料,驗收、結題和評價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年(以驗收、結題或評價證書時間為準)。
2.自選課題和項目形成的成果。有政府背景(公立大學和科研機構、登記注冊的協會學會等)的課題和項目形成的成果,須提供項目下達單位蓋章的驗收、結題證書、評價報告等資料。其余的(含個人自選研發)課題和項目形成的成果,提供評價報告,同時成果登記主管部門審核并加蓋公章(需將蓋章后的評價報告掃描發送至郵箱)。結題、驗收或評價時間原則上不超過2年(以驗收、結題或評價證書時間為準)。
3.科技成果登記按照屬地管理或行業管理,不得重復登記。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科技成果第一完成單位負責上報登記。
三、登記流程
1.成果登記申報單位登陸國家科技成果信息網(http://www.tech110.net/)下載安裝“國家科技成果登記系統(V10.0)”,填寫完整后導出電子版文件。按要求在本單位公示(不少于7個工作日)并出具公示函(應加蓋本單位公章,格式參考附件1)。
2.成果登記申報單位攜帶本單位公示函、電子版系統導出文件等報送至主管部門(市科技局、省直有關部門等)。
3.主管部門將申報材料集中公示(不少于7個工作日)后,將電子登記系統整理導出的電子版壓縮包、蓋章公示函掃描件、項目匯總表以及登記主管部門蓋章后的評價報告發送至指定郵箱(無需報紙質版),并明確聯系人及聯系方式。有轉化需求的項目或者重大項目需填寫科技成果轉化表(附件2)和重大科技成果推薦表(附件3),以電子版格式一并報送。省科技廳在登記材料審核完成后,將成果登記號反饋給主管部門,由主管部門負責向成果登記申報單位發放登記號。
四、填寫要求
1.成果概況、成果立項、成果評價情況須詳實填寫,不得有漏填項。
2.知識產權情況、成果轉移轉化情況、成果轉化需求按照成果實際情況填報。
3.成果完成單位情況、成果完成人員名單、評價委員會名單、成果簡介要求須填寫詳細完整。基金類項目(包括國家基金和省基金)可以不用填寫評價委員會名單。
五、其他要求
1.強化主管部門主體責任。各主管部門負責對登記成果的真實性、完整性和規范性進行審查核實,確保登記的科技成果真實有效、分類清晰、信息完整,為國家科技成果登記統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打好基礎。
2.高度關注重大成果、可轉化成果登記。各主管部門要充分挖掘重大成果和對轉化有需求的科技成果,相關成果優先登記,同時定期在山東省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上推介展示,推動成果轉移轉化。
3.發揮社會評價機構的作用。各級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社會評價機構在把握市場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的優勢,在各級各類計劃項目(含自選項目)的評價時,同等條件優先委托社會評價機構進行成果評價,并提供全程優質服務,培育高水平社會評價機構,為全省科技成果評價改革打下良好基礎。
4.加強督導檢查。省科技廳將采用定期檢查、抽查等方式對主管部門進行事中事后監督檢查,對不負責任、登記失實、違規登記的,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應責任。
5.繼續實行常態化登記。2022年度成果登記工作于12月31日結束,請提前謀劃組織,務必按照時間節點完成成果登記工作。
聯系人:張惠莉
電話:0531-51751136
郵箱:sdkjcgdj@shandong.cn
附件:1.公示函格式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
2022年4月13日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