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電梯行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電梯行業在改革開放之后不斷發展,經歷了行業起步、外資品牌壟斷、民族品牌崛起等如下階段:
A、行業起步階段(~1980 年):改革開放前,中國電梯行業發展緩慢,主要是對進口電梯的銷售、安裝、維護保養,逐漸開始自主研制開發、粗放生產。該時期全國電梯制造企業 10 余家,年均產量數百臺,累計生產、安裝電梯約 1 萬臺。
B、外資品牌壟斷階段(1981 年~2000 年):自第一家合資電梯公司“中國迅達電梯有限公司”設立以來,外資品牌陸續通過獨資或合資方式進入國內整機市場。在我國電梯行業引進外資初期,外資品牌憑借其技術和品牌優勢,以及稅收減免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在國內發展迅速,逐漸形成壟斷。
C、民族品牌崛起階段(2001年~至今):站在外資品牌技術發展積累的高起點,民營企業逐漸進入電梯制造行業,在不斷地學習和摸索過程中,從最初主要為資企業提供配套零部件,到掌握電梯整機制造技術,民族電梯品牌逐步崛起。此外,我國電梯技術標準和安全規范直接與國際接軌,基本消除了國產電梯進入國際市場的技術障礙,在國際市場占據一定市場份額;憑借高性價比和較強的市場開發力度,我國電梯企業在不發達國家市場獲得較好的口碑和較多的市場份額,增長速度較快。
2、行業發展現狀
(1)我國電梯市場規模領先全球,但人均電梯保有量不高
近年來,我國電梯行業高速發展,全球70%的電梯生產于中國,全球 60%-65%的電梯在中國市場銷售。國內電梯總產量從2012 年的 52.9 萬臺增至 2020 年的128.2 萬臺,位于全球市場前列。隨著電梯產量的不斷增長,我國電梯保有量亦持續增加,從 2012 年的 245.33萬臺增至 2020年的786.55萬臺,始終保持高速增長,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電梯保有量最大的國家,占全球規模的三分之一以上。
2012-2020年全國電梯保有量分析
(2)我國電梯產業鏈日趨完善,區域集群效應明顯
隨著電梯市場的發展,我國逐漸形成了全球領先的產業鏈優勢,主要體現在我國電梯整機制造和零部件供應等環節已經形成了一批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其中在中低速電梯領域,配套零部件基本實現了國產化,零部件供應、整機制造等環節相互配合、協同發展的電梯產業鏈日趨完善。
目前,我國電梯產業已經形成完善的產業集群,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民族品牌競爭力日益崛起。從產業布局上看,主要集中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區,形成了江蘇蘇州、浙江湖州南潯區、上海和廣東廣州等地為代表的電梯制造基地,其中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電梯生產總量占全國的 60%以上。
(3)外資品牌為主導,國產品牌快速崛起
目前世界主要電梯廠商都在我國設立了合資公司或全資子公司。電梯行業是我國最早引進外資的行業之一,自 1980 年建設部組織北京電梯廠、上海電梯廠與瑞士迅達集團合資成立了中國迅達電梯有限公司,之后奧的斯、三菱、日立、迅達、蒂森克虜伯、通力、東芝、富士達等國外主要電梯生產企業也紛紛與國內電梯廠家組建合資企業或設立全資子公司。
經過多年發展,民族電梯品牌取得了長足進步,研發能力、生產技術能力和質量管理水平大幅提升,與外資品牌的技術差距逐漸縮小,綜合競爭力逐漸增強,得到國內客戶的廣泛認可,并不斷中標國外重要項目。
(4)“安全”、“智能”和“節能”是我國電梯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電梯產品為特種設備,安全問題是首要問題,我國制定和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以保障電梯運行安全。此外,《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GB/T 31821-2015)于 2016 年 2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規定了“安全保護裝置、緊急救援裝置、驅動主機、轎廂、層門和轎門、電氣控制裝置”等 13項對電梯安全運行影響較大的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2019 年 7 月 1 日,《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GB/T 37217-2018)正式實施,規定了“桁架、梯級、踏板及其支撐導向裝置、驅動裝置、扶手裝置”等 9 項對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安全運行影響較大的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
隨著中國綠色建筑的高速發展,以綠色科技打造高性能綠色產品已經成為電梯產業未來發展方向。市場對新一代綠色電梯、節能電梯和智能電梯的需求日趨旺盛,提出了電梯節能、減少油污染、電磁兼容性強、噪聲低、壽命長、采用綠色裝潢材料、與建筑物協調等更高要求。
3、電梯行業市場需求
(1)城鎮化發展繼續推動電梯新增市場
近年,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距離發達國家 80%的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我國城鎮化進程仍蘊含較大經濟增長動力。城市住宅建設、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群及系列配套改革是城鎮化發展的核心,相關領域的發展將會繼續推動電梯需求增長。
(2)兩舊改造帶動電梯存量市場
A、民生工程發力,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全面開展
隨著政府對民生工程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醫療、衛生、文化等各領域項目陸續啟動,加裝電梯是提高舊樓居住舒適度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當前政府倡導和鼓勵的民生工程。
B、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標準實施,舊梯改造促增長
隨著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使用年限的增長,電梯安全部件等重要部件存在失效或潛在失效風險,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C、舊梯更換行業將成為新的市場高速增長點
我國電梯的使用壽命大多為 15 年,但通常大部分電梯使用 10 年左右就需要淘汰或更換安全部件。我國房地產市場和城鎮化于 2005 年后快速推進,在 15 年后,大部分前期安裝的電梯的維保、改造和更換的需求將顯著增加,帶來電梯整機“以新換舊”的市場需求。
(3)電梯維修保養服務市場成“藍海”,按需維保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內電梯保有量的不斷擴大,與電梯安全密切相關的維保業務正成為新的市場“藍海”。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開數據顯示,中國電梯保有量逐年增加,截至 2020年底,國內電梯注冊總量達到786.6萬臺,年增長率均保持在 10%以上,預計至 2023 年電梯保有量增長率將繼續維持在 10%以上,屆時中國電梯保有量將超千萬臺。如此大規模的電梯保有量對電梯安裝、維修保養服務市場提出了諸多需求,為我國電梯后市場服務提供了巨大空間。
(4)“一帶一路”引領國際市場新增長
2015 年國家提出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旨在建立和加強中國與沿線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經濟政策協調發展。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口密度較大、城鎮化率較低、經濟增速較快,有巨大的需求增長潛力,這些國家普遍處于經濟發展的快速上升期,基礎設施投資需求潛力巨大,互利合作的前景廣闊。截至 2020 年 1 月底,已經有 138 個國家和30 個國際組織同我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經過 40 年的發展,中國電梯品牌憑借其性價比優勢迅速打開國際市場,2010-2019 年我國載客電梯出口量不斷增長,2019 年我國載客電梯出口量創歷史新高達到 6.9 萬臺。中國電梯企業可以借助“一帶一路”的契機開拓東南亞、南亞地區市場,實現國際化擴張,海外業務收入也將大幅提升。
(5)房地產政策調整有利于促進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不會改變行業長期增長趨勢
房地產行業是電梯行業的下游行業,房地產行業的波動將會影響電梯市場短我國房地產調控政策主要針對商品住宅市場,短期來看,在政策趨緊、融資趨嚴的大背景下,房地產市場增速將面臨短期市場環境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從長期來看,我國城鎮化率距離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城鎮化進程仍蘊含較大經濟增長動力,包括房地產行業在內的建筑業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因此,電梯產業作為房地產上游行業,市場需求仍將穩定增長,政策調整帶來短期波動不會對企業經營業績和持續經營能力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