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民生 主動轉型 傳遞信任 服務發展
淺談如何更好打造公共檢測服務平臺
面向社會開放的公共檢測服務平臺是檢驗檢疫實驗室體現政府實驗室角色作用的重要載體,如何利用這個平臺,立足民生,主動轉型,打造公共檢測服務平臺,服務地方經濟轉型發展,是當前實驗室改革轉型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本屆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質檢機構和質檢人,應該怎樣主動作為,才能在這項偉大的民生篇章中留下濃重的一筆呢?怎樣才能在為實現“中國夢”的征途中率先出彩呢?筆者以為應該做到5個結合。
首先,將保質量安全與保民生結合起來。必須牢固樹立“保質量安全就是保民生”的理念。時刻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須臾不放松保安全工作,切實加大保安全的力度。不斷改善民生,是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真正做到聽民情、察民意、解民憂、惠民生。
其次,將機構改革與民生工程結合起來。利用檢驗檢疫部門的技術優勢,整合檢測資源,立足民生,主動轉型,以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外貿公共服務平臺為支撐,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力量相結合,協同打造創新能力強、服務水平高、社會資源共建共享的公共檢測服務平臺,服務社會發展和民生訴求。
第三,將群教路線與打造公共檢測服務平臺結合起來。群教路線的實踐活動,最終的落腳點是服務民生改善民生,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以發展來改善民生,讓群眾滿意。這不僅關系到地區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也關系到老百姓的民生福祉。
第四,將民生工程與打造公共檢測服務平臺結合起來。檢驗檢測服務業是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是政府有效監管的重要依靠。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對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要求。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式和人民生活的主導方式,向這種生產及生活方式的轉型,必然要訴諸于檢驗檢測服務業的技術保障,包括食品安全檢測、日用消費品檢測及公共安全檢測等。
第五,將質量宣傳活動與民生工程結合起來。以“打造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助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為主題,圍繞推動檢測認證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和規劃進行宣傳和研討,同時,組織檢測實驗室開展開放日活動,發放宣傳資料,開展認證認可“進社區、進商場、進學校”便民活動,組織義務檢驗檢測、專題講座、現場咨詢、便民服務等公益活動,讓社會公眾親身感受檢驗檢測為社會經濟和市民生活所起的基礎保障作用。
為了做到以上幾點,要以“完善制度,凸顯作用”為總要求,以大力發展構建公共檢測服務平臺為抓手,立足民生和職能轉變,結合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突出服務外貿、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群眾,著力提高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經濟運行質量、生活質量、環境質量,全面提升檢測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建設質量強國、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實可靠的技術保障。
(作者單位:寧波慈溪檢驗檢疫局) 《中國質量報》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