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热re99-国产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首-国产热の有-国产热久久精-国产热无码手机-国产人a片在

新聞中心

相關推薦

行業資訊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正文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國發〔2016〕28號文件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7.07.26來源:

山東省人民政府

關于貫徹國發〔2016〕28號文件

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魯政發〔2017〕17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28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由山東制造向山東創造轉變、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跨越,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立足山東制造業與互聯網產業基礎優勢,加快融合發展進程,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成為鞏固制造業大省地位、加快向制造強省邁進的核心驅動力。


  到2018年年底,一是產業規模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萬億元;信息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萬億元,其中軟件業務收入突破5000億元。二是“雙創”體系基本形成。山東工業云平臺企業用戶達到1萬家以上;重點制造業骨干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普及率達到86%,形成一批具有較大市場影響力的面向中小企業服務的第三方“雙創”平臺,成為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來源。三是運營效率明顯提高。全省重點制造業骨干企業新產品研發周期縮短15%,庫存周轉率提高27%,能源利用率提高13%,產能利用率提高15%,產品質量合格率提高03%,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26%。四是融合模式普及應用。大中型企業廣泛推行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網絡化協同制造、智能化制造等新模式,小微企業全面普及電子商務,企業創新創造活力顯著增強。


  到2025年,全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融合“雙創”新體系基本完備,融合發展新模式廣泛普及,新型制造體系基本形成,制造業綜合競爭實力大幅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構建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新體系。


  1.發展大型制造企業“雙創”平臺。支持大型制造企業建立基于互聯網的創業孵化、協同創新、網絡眾包和投融資等“雙創”平臺,推動構建基于平臺的新型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模式,激發企業創業創新活力。鼓勵大企業面向社會開放平臺資源,不斷豐富創業孵化、專業咨詢、人才培訓、檢驗檢測、投融資等服務,促進創新要素集聚發展。圍繞打造產業鏈競爭新優勢,推動大企業加強與中小企業的專業分工、服務外包、訂單生產等多種形式協作,形成資源富集、創新活躍、高效協同的產業創新集群。(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國資委負責。列第一位者為牽頭部門,下同)


  2.發展面向中小企業服務的第三方“雙創”平臺。推進山東工業云、“好品山東”建設,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體系,推動各級資源共享、服務聯動和服務延伸,擴大創業創新服務受眾面。支持大型互聯網企業、基礎電信企業聯合共建資源開放、數據共享、創業孵化、在線測試、創業咨詢等面向中小企業的“雙創”服務平臺,推動中小企業制造資源與互聯網平臺全面對接,實現制造能力的在線發布、協同和交易;積極發展面向制造環節的分享經濟,打破企業界限,共享技術、設備和服務,提升中小企業快速響應和柔性高效的供給能力。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科技體制改革,支持制造企業聯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各類創新平臺,探索構建支持協同研發和技術擴散的新模式。(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通信管理局、省國資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負責)


  (二)培育網絡化生產制造新模式。


  1.發展基于消費效率提升的個性化定制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和智能工廠建設,積極開展以用戶為中心的個性定制與按需生產,有效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推進生產制造與市場需求高度協同,著力解決制造業長期存在的庫存和產能問題,努力實現產銷動態平衡。借助互聯網平臺,在家電、機械裝備、汽車等領域積極發展眾創定制,大眾發起、參與產品研制,企業通過搭建模塊化、柔性化制造系統進行批量生產和組裝定制化產品;在服裝、家居建材、日用消費品等領域積極發展深度定制,用戶與企業一對一交互產品設計元素和細節,企業根據用戶個性化需求通過柔性生產線進行定制生產。支持互聯網企業整合市場信息,挖掘技術趨勢、市場需求、企業運營等價值鏈大數據,為制造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提供決策支撐。(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2.發展基于協作效率提升的網絡化協同制造模式。鼓勵企業利用互聯網或工業云平臺,發展企業間協同研發、眾包設計、供應鏈協同等新模式,降低資源獲取成本、延伸資源利用范圍,打破封閉疆界,加速從單打獨斗向產業協同轉變。重點推動裝備、汽車、家電等行業龍頭企業,加快研發設計、智能裝備、技術工藝、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的綜合集成,實現全流程信息共享、實時交互和業務協同。支持大中小企業分工協作,開展上下游、跨區域網絡協同、精準營銷、品牌推廣,共同建立國際化的全球產業鏈體系。推進“智慧園區”建設,打造煙臺海洋裝備、東營石化裝備、濰坊虛擬現實(VR)等一批智慧型制造業集聚區,推動園區產業鏈協同優化。(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3.發展基于服務效率提升的服務型制造模式。支持工程機械、交通裝備、電力、石化等行業企業,采用物聯網技術開展現場數據采集傳輸、設備運行實時監控、故障預測與診斷、健康狀態評價等遠程主動運維服務,強化互聯網對安全生產的保障支撐。推動企業建立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網上質量追溯體系,保障產品質量安全。支持工控系統制造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建工業設備運營平臺,完善標準計量檢測、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集成等支撐平臺,為中小設備供應商和制造企業服務。鼓勵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整合資源,融合應用解決方案、總集成總承包、融資租賃、內容增值服務、工業大數據和云計算服務等,促進企業實現從制造向“制造+服務”轉型升級。積極發展工業設計,推動工業設計中心建設,不斷提高面向產品、工藝和服務的自主創新設計能力。加快發展工業電子商務,支持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建立行業在線采購、銷售、服務平臺,推動建設一批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4.發展基于資源效率提升的智能化生產模式。加快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和無人生產線建設。推廣智能化新裝備。支持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行業運用智能成套裝備建設智能化生產線,提高產品性能穩定性和管理控制水平;支持機械、汽車等行業加快采用集散控制、虛擬制造等智能技術裝備建設智能化生產單元,提高精益生產水平。推進基礎制造裝備和專用裝備智能化改造。鼓勵機械、紡織、印刷、食品、包裝等行業應用先進傳感技術、數字化控制系統等先進數控技術,提升現有裝備加工效率、生產精度和控制水平。進一步加快關鍵崗位機器人應用。支持工業機器人用量大的汽車、電子、家電、醫藥、軌道等行業和勞動強度大的輕工、紡織、食品、半導體、建材等行業,運用工業機器人替代換崗,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支持危險程度高的化工、民爆、煤炭等行業運用安防、排爆、巡檢、救援等特種機器人,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三)增強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保障新能力。


  1.強化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寬帶山東”戰略,加強山東省與電信、移動、聯通、鐵塔等公司合作,發揮廣電網絡作用,完善工業信息基礎設施,優化規劃布局,盡快形成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絡。推進青島、淄博、煙臺、臨沂、威海、東營、濟寧、德州、棗莊“寬帶中國”示范城市建設。加快光纖化改造步伐,推進基礎電信企業進一步提速降費,強化“最后一公里”接入,實現全省城區、鄉鎮和行政村4G網絡全覆蓋,提高互聯網普及率。積極推廣采用基于IP數據傳輸技術的語音業務、載波聚合等先進技術,擴大免費WIFI覆蓋范圍。提高工業企業寬帶接入能力,提升企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服務能級。推動企業外網網站系統及商業網站系統的國際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升級改造,全面提升業務擴展能力和運營能力。(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通信管理局、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負責)


  2.強化大數據運用。制定山東省大數據發展規劃,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和開發利用。開展數據開放及社會利用機制研究,積極探索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支持大數據在各行各業廣泛應用。依托骨干龍頭企業建設云數據中心和云服務基地,為大數據應用提供技術和服務支撐。支持通信運營企業濟南、青島、棗莊云數據中心建設。建立公共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分級認證制度,促進人口、法人、空間地理、金融、征信、交通等基礎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提升社會化開發利用水平。鼓勵電信運營商、廣電運營商、互聯網平臺企業搭建公共信息資源開發平臺,支持公眾和小微企業充分挖掘公共信息資源的商業價值,促進互聯網創新應用。(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3.強化信息產業支撐。著力突破核心芯片、高端服務器、高端存儲設備、數據庫和中間件等產業重點環節的技術瓶頸,加快推進云操作系統、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的研發和應用。積極發展云計算、智能制造等解決方案以及高端傳感器、工控系統、人機交互等軟硬件基礎產品,為中小企業提供標準化、專業化服務。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系統解決方案業務剝離重組,推動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專業化、規?;褪袌龌?。大力推進北斗產業發展,催生信息技術產業新的增長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4.強化網絡和信息安全保障。加強數據災備,確保網絡基礎設施、重要信息系統、關鍵數據資源及服務安全自主可控。建立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風險信息采集、分析通報、安全檢查和風險評估機制,推動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和安全保密檢查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加強應急服務體系建設,建立網絡和信息安全應急聯動機制,拓展應急支援服務范圍,推動企業做好數據安全防護工作。加大對企業工作人員網絡和信息安全教育培訓,強化信息安全意識,提高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廳、省通信管理局、省委網信辦負責)


  三、專項行動


 ?。ㄒ唬┲圃鞓I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行動。


  1.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區域試點示范。選擇部分制造業比較發達的市、縣(市、區),積極探索建立產業引領、數據開放、公共服務、人才培養等推進機制,形成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特色模式。(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2.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依托重點行業優勢企業,在研發創新、協同制造、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領域打造一批“雙創”平臺,加強示范應用和推廣;依托我省工業轉型升級重點行業龍頭企業,聯合基礎電信企業、大型互聯網企業打造一批行業性公共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開展制造領域創業創新提供普惠服務。(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3.企業上云試點示范。加快構建我省工業云環境、云開發、云應用生態體系,完善市場化建設運營機制,推動更多的企業上云,享受云服務的優勢和便利。進一步完善山東工業云平臺功能,建立一批工業云體驗中心,加強宣傳、培訓和推廣,開展應用示范,每年服務企業不少于2000家。依托工業云平臺開展工業大數據研究,著力培育一批數據驅動型制造企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4.工業電子商務平臺試點示范。支持制造業骨干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服務企業建設一批工業電子商務平臺,加強培育認定和市場推廣,深化重點行業電子商務應用,創新應用和商業服務模式。(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商務廳負責)


  5.智慧園區試點示范。每年選擇20家骨干園區開展“智慧園區”試點,加快電網、管網、交通、安防和通信網絡等配套設施改造,推動產品研發設計工具、生產設備及零配件等資源共享,實現制造資源在線化、產能柔性化、產業鏈協同化。(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6.行業系統解決方案試點示范。重點圍繞提升智能制造系統集成企業加構設計、綜合集成和解決方案能力,開展設計工具、基礎資源庫、關鍵集成技術等研發和應用。編制《山東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先進技術和裝備導向目錄》,形成可推廣的行業解決方案,分行業開展示范應用和推廣。(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ǘ┲悄苤圃炫嘤袆?。


  1.實施智能制造“1+N”帶動提升工程。在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分類開展流程型智能制造、離散型智能制造、智能裝備及產品、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6大類、50個以上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組織試點示范企業與同行業企業結對幫扶,推動行業智能制造水平整體提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2.實施“機器換人”工程。加快從人口紅利向技術紅利轉變,促進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裝備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橡膠及塑料、機械加工、建材、糧食、食品、電子電氣、采礦、家電、石化、物流、紡織等領域的規模應用,降低企業用工壓力和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爭取更大利潤空間。(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3.實施智能裝備首臺(套)培育工程。圍繞機械、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紡織、民爆、食品、醫藥、造紙、包裝等領域,開發推廣一批對行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影響、在國內率先實現重大創新或能替代進口的首臺(套)裝備和關鍵核心部件,加快提升高端智能裝備國產化水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4.打造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支持省機械設計研究院與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山東省智能制造創新中心”,鼓勵省機械設計研究院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共建“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分中心”,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優勢,為我省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提供支撐保障。(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負責)


 ?。ㄈ┢髽I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普及行動。


  1.開展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試點。每年選擇100家信息化基礎較好的企業,組織開展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加強對試點企業的跟蹤評價和整改提升,以達標優秀企業作為標桿開展對標活動,推動貫標工作由試點推廣向全面普及轉變。(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2.制定兩化融合技術標準規范。圍繞智能制造、智能監測監管、工業軟件、工業控制、機器到機器通信、信息系統及數據集成、物聯網應用等制定一批支撐兩化融合的技術標準規范,加強與國際先進制造業相關標準的比對研究,引導和推動兩化融合健康有序發展。鼓勵省內重點企業和科研單位承擔或參與國家相關標準的制定。(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質監局負責)


  3.全面推進兩化融合水平評估。每年組織不少于2000家企業,開展企業兩化融合整體性水平測度和等級認定,樹立一批示范企業,分級分類引導和推進企業兩化深度融合。穩步推進區域、行業兩化融合水平評估。加強對評估大數據的分析和開發利用。(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4.培育發展兩化融合第三方服務機構。在全省培育15家以上第三方服務機構,開展兩化融合咨詢、認定、培訓、水平測度等工作,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ㄋ模┖诵募夹g研發和產業化行動。


  1.搭建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平臺。開展試點示范,重點圍繞重大裝備和產品智能化需求,支持自動控制和智能感知設備及系統、核心芯片技術等工業物聯網研發及產業化。加快發展安全可控的工業基礎軟硬件、高端行業應用軟件、嵌入式系統、新型工業APP應用平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負責)


  2.實施安全可靠關鍵軟硬件應用推廣計劃。編制我省自主可控關鍵軟硬件技術產品推薦目錄,在重點領域和部門、惠民工程和財政資金支持的信息化項目中優先推廣使用,加快推動信息安全、信息消費等領域的信息系統國產化替代進程。(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財政廳負責)


  3.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試點。強化工廠內外網絡技術及互聯互通、無線工廠、標識解析等方面的應用示范,支持企業探索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推動信息技術服務在個性化定制、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網絡精準營銷和在線支持等應用領域實現突破。(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4.推動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聚集發展。加快濟南“中國軟件名城”建設。支持青島適時爭創“中國軟件名城”。推進煙臺、濰坊、臨沂、淄博、威海、濟寧等市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新興聚集區加快發展,支持骨干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合力推進。完善全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推進機制,加強對重大問題、重大政策和重點項目的綜合協調和督導檢查,推動各項任務落實。各級、各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建立相應工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協同配合、形成推進合力。建立跨行業、跨領域的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專家庫和產業聯盟,積極開展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研究,為政府決策、產業發展提供支撐。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支持行業協會、產業聯盟與企業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大力推廣我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產品、技術、標準和服務。深入開展“互聯網普及大行動”“兩化融合深度行”“工業電商百縣行”等活動,加強政策宣講解讀,強化典型推介和輿論引領,最大限度凝聚共識,營造良好氛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各市政府共同負責)


 ?。ǘ┘哟筘敹惙龀至Χ取=y籌現有專項資金,加大對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投入力度。對在國內率先實現重大創新或能替代進口的首套軟件系統,實施保險制度補償。將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項目納入省新興產業創投引導基金、省級股權投資引導基金、省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重點支持范圍,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落實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結合營改增試點,進一步擴大制造企業增值稅抵扣范圍,落實增值稅優惠政策,支持制造企業基于互聯網獨立開展或與互聯網企業合資合作開展新業務。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等所得稅優惠政策。(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地稅局、省國稅局、省科技廳負責)


 ?。ㄈ娀玫赜梅康确?。支持制造企業在不改變用地主體和規劃條件的前提下,利用存量房產、土地資源發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的新業務、新業態,實行5年過渡期內保持土地原用途和權利類型不變的政策。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出臺支持政策,積極盤活閑置的工業廠房、企業庫房和物流設施等資源,并對辦公用房、水電、網絡等費用給予補助,為致力于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創業者提供低成本、高效便捷的服務。研究制定通信業用電、用地、環保、規劃等扶持政策,切實解決好通信業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放寬市場準入,落實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措施,進一步優化登記程序、縮短辦理時限,支持互聯網新興行業、新興業態市場主體發展。(省國土資源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省工商局負責)


 ?。ㄋ模﹦撔陆鹑谥С址绞健f調和推動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開發性、政策性銀行機構,發揮自身優勢,對我省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工程、項目及獲得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證書的企業,在貸款利率、期限、額度上給予重點傾斜。放寬民間投資領域,引導風險投資和創業投資選擇一批重點城市、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開展產融合作試點。鼓勵金融機構與制造企業合作,開展信用貸款、融資租賃、質押擔保等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鼓勵金融機構利用“雙創”平臺提供結算、融資、理財、咨詢等一站式系統化金融服務。創新擔保方式,將知識產權、企業信用、非上市公眾公司股份等無形資產作為質押品,提高企業融資能力。發揮供應鏈融資產品對輕資產企業融資的積極作用,立足核心企業,為其上下游客戶提供訂單融資、定向保理等產品,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省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五)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實施企業家培訓培養計劃,加強對企業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知識的專題培訓。健全專業人才多維培養機制,以國際化的視野完善引人、用人和育人機制,落實人才配套的各項政策,集聚、培養、吸引一批精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高端人才和團隊。鼓勵省內高校設立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相關專業,加強校校、校企、校所以及國際合作,建立跨學科、跨專業的交叉培養模式。支持職業教育、各類培訓機構增加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技能培訓項目,培育認定一批專業培訓與實踐基地。鼓勵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領域符合條件的高層次創新人才申報“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對高層次人才取得的政府獎勵,符合條件的免征個人所得稅。發揮山東省首席信息官(CIO)聯盟作用,在大中型企業推廣首席信息官制度,完善制造業CIO人才信息庫。(省委組織部、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負責)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17年7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抄送:省委各部門,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省法院,省檢察院。各民主黨派省委。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7年7月21日印發



?

協會對公賬戶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
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
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
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我們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
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
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

手機網站

訂閱號

服務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 99久久免费国内精品 | 二区三区手机在线观看 | av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 91久久| 午夜男人网 | 91视频国产 | 91精品久久人人妻人 | 91无码麻豆人妻精品1国产软件 | 91久久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 午夜精品不 |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 国产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宅男噜 | 午夜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 99久久免费精品丝袜视频 | 91蜜桃麻豆 | 1024国产中文毛片基地 | 久久免费 | 国产92刮伦脏话对 | 海角社区hj4bb | 成年人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91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98 | 国产白嫩美女 | 午夜一区精品 |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 |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片蜜桃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 | 91麻豆精品国产福 | 97蜜桃小说无弹窗 | 暴露放荡的娇妻 | 91精品人妻一区一区三区 | 999色综合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好的精华液 | 午夜视频hd | 91精品欧美激情在线播放 | 午夜在线a亚洲v天 |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3 | 97国产精品视频观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