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特種設備事故的類型
知識點一、特種設備的基本概念
1、承壓類特種設備:?鍋爐:30 L的蒸汽鍋爐、出口水壓0.1 MPa/功率0.1 MW的熱水鍋爐、有機熱載體鍋爐;?壓力容器:工作壓力0.1 MPa/壓力與容積2.5MPa·L固定式容器和移動式容器、工作壓力0.2 MPa/壓力與容積1.0MPa·L/等于或者低于60℃液體的氣瓶、氧艙;?壓力管道:0.1 MPa/直徑大于25mm的管道。
2、機電類特種設備:?電梯:載人(貨)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起重機械:
0.5 t的升降機、1 t/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機和承重形式固定的電動葫蘆等;?客運索道:客運架空索道、客運纜車、客運拖牽索道等;④大型游樂設施:速度2m/s,或高度2 m的載人大型游樂設施;⑤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知識點二、 鍋爐基礎知識
鍋爐的工作特性:爆炸危害性、易于損壞性、使用的廣泛性、連續運行性。
鍋爐的分類 重點:按載熱介質分為蒸汽鍋爐、熱水鍋爐和有機熱載體鍋爐。
按熱能來源分類:燃煤鍋爐、燃油鍋爐、燃氣鍋爐、廢熱鍋爐、電熱鍋爐。
知識點三、壓力容器基礎知識
1、壓力容器工作特性
(1)壓力:最高工作壓力:在正常操作情況下容器頂部可能出現的最高壓力。
(2)溫度:工作溫度(介質溫度-容器內部工作介質在正常操作過程中的溫度)、金屬溫度(容器受壓元件沿截面厚度的平均溫度)、設計溫度(當殼壁或元件金屬的溫度低于—20℃,按最低溫度確定設計溫度)。
(3)介質:易燃介質、毒性介質、腐蝕性介質。
2、壓力容器的分類
(1)按壓力等級劃分:內壓容器(低壓、中壓、高壓、超高壓)、外壓容器(真空容器)。
(5)按《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分為3類:ⅰ、ⅱ、ⅲ,依據容積和設計壓力。
知識點四、起重機械基礎知識
1、起重機械分類:1)輕小型起重機械 2)升降機3)起重機
2、起重機分為橋架類型起重機、臂架類型起重機及橋架與臂架類型綜合的起重機。
3、橋架類型起重機分為橋式起重機、門式起重機和纜索起重機。
4、臂架類型起重機分為門座起重機、塔式起重機、鐵路起重機、流動式起重機。
知識點五、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基礎知識
1、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最大行駛速度(設計值)超過5km/h。
3、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分類
(1)按動力特點分類:內燃、電動、內燃電動。
(2)按照功能、結構特征分類:汽車、軌道式搬運車輛、工程建筑機械。
知識點六、特種設備事故的類型
(一)鍋爐事故
4、典型鍋爐事故及預防
(1)鍋爐爆炸事故:水蒸氣爆炸、超壓爆炸、缺陷導致爆炸、嚴重缺水導致爆炸。
(2)缺水事故:應首先判斷是輕微缺水還是嚴重缺水,方法是“叫水”。
(3)滿水事故:主要危害是降低蒸汽品質,損害以致破壞過熱器。
(4)汽水共騰:原因:鍋水品質太差、負荷增加和壓力降低過快。后果:降低蒸汽品質,造成過熱器結垢及水擊振動,損壞過熱器或影響用汽設備的安全運行。
(5)鍋爐爆管:通常必須緊急停爐修理。
(6)省煤器損壞:會造成鍋爐缺水而被迫停爐。
(7)過熱器損壞:通常需要停爐修理。
(8)水擊事故:水在管道中流動時,因速度突然變化導致壓力突然變化,形成壓力波并在管道中傳播的現象叫水擊。常常造成管道、法蘭、閥門等的損壞。
(9)爐膛爆炸事故:爐膛爆炸(外爆)要同時具備3個條件,常發生于燃油、燃氣、燃煤粉的鍋爐,應裝設可靠的爐膛安全保護裝置。
(10)尾部煙道二次燃燒:主要發生在燃油鍋爐上,易在停爐之后不久發生。
(11)鍋爐結渣:影響經濟性、安全性。
(二)壓力容器事故
4、典型壓力容器事故及預防(爆炸、泄露)
(1)壓力容器爆炸事故及危害:爆炸分為物理及化學爆炸
危害:?沖擊波及其破壞作用、?爆破碎片的破壞作用、?介質傷害(有毒介質的毒害和高溫蒸氣的燙傷)、④二次爆炸及燃燒危害、⑤壓力容器快開門事故危害。
(2)壓力容器泄漏的事故及危害:?有毒介質傷害、?爆炸及燃燒危害、?高溫灼燙傷。
(3)預防(焊接):從設計、制造、修理、安裝、改造、使用、檢驗上加強安全管理。
(三)起重機械事故
1.起重機械事故特點:司索工被傷害的比例最高;重物墜落是各種起重機共同的易發事故;汽車起重機易發生傾翻事故;塔式起重機易發生倒塔折臂事故;室外軌道起重機在風載作用下易發生脫軌翻倒事故;大型起重機易發生安裝事故等。
4、典型起重機械事故及預防
(1)重物失落事故(物品):包括脫繩事故、脫鉤事故、斷繩事故、吊鉤斷裂事故。
(2)擠傷事故:多發生在吊裝作業人員和檢修維護人員上。
(3)墜落事故(人員、工具、2米):含維修工具零部件墜落砸傷事故。
(4)觸電事故:室內、室外。
(5)機體毀壞事故:包括斷臂事故(懸臂起重機)、頃翻事故(自行式起重機)、機體摔傷事故(室外作業)、相互撞毀事故(同一跨中)。
“十不吊”原則,即:1)指揮信號不明或亂指揮不吊;2)物體質量不清或超負荷不吊;3)斜拉物體不吊;4)重物上站人或有浮置物不吊;5)工作場地昏暗,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及指揮信號不吊;6)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時不吊;7)工件捆綁、吊拄不牢不吊;8)重物棱角處與吊繩之間未加襯墊不吊:9)結構或零部件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損傷時不吊;10)鋼(鐵)水裝得過滿不吊。
(四)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事故
2、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事故發生原因
車輛安全技術狀況不良;駕駛員安全技術素質不高;場(廠)內作業環境復雜(道路條件差、視線不良、惡劣的氣候條件);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非駕駛員、設施缺陷)。
4、典型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事故及預防
按傷害程度分:有車損事故、輕傷事故、重傷事故、死亡事故。
典型場(廠)內機動車輛事故:超速造成事故、無證駕駛造成事故、違章載人造成事故、違章作業造成事故、設備故障造成事故。
第二節 鍋爐和壓力容器安全技術
知識點一、鍋爐壓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9塊)
①使用許可廠家合格產品②登記建檔③專責管理④建立制度⑤持證上崗⑥照章運行⑦定期檢驗(指在設備的設計使用期限內,每隔一定的時間對設備的承壓部件和安全裝置進行檢查,或作必要的試)⑧監控水質⑨報告事故。
知識點二、鍋爐壓力容器安全附件
(一)鍋爐安全附件(8個)
①安全閥(每年檢驗定壓一次并鉛封、每月自動排放試驗一次、每周手動排放試驗一次);②壓力表(量程范圍在工作壓力的1.5-3倍、表盤直徑不應小于100mm,最高工作壓力紅線標志、每半年校驗一次、壓力表裝置/壓力表、存水彎管、三通旋塞);③水位計(每臺鍋爐至少應裝兩只獨立的水位計、小于等于0.2t/h的鍋爐可只裝一只);④溫度測量裝置;⑤保護裝置(超溫報警和連鎖保護裝置、高低水位警報和低水位連鎖、超壓報警、鍋爐熄火保護裝置);⑥排污閥或放水裝置;⑦防爆門(爐膛和煙道易爆處裝設);⑧自動控制裝置。
(二)壓力容器安全附件(10個)
①安全閥;②爆破片;③安全閥與爆破片裝置的組合:作用先后。④爆破帽:多用于超高壓容器;⑤易熔塞:熔化型(溫度型)安全泄放裝置,主要用于中低壓容器,廣泛用于液化氣鋼瓶;⑥緊急切斷閥;⑦減壓閥;⑧壓力表(各種類型的彈性元件式);⑨液位計(必不可少的安全裝置);⑩溫度計。
知識點三、鍋爐壓力容器使用安全技術
(一)鍋爐使用安全技術
1、鍋爐啟動步驟:①檢查準備、②上水(上水溫度最高不超過90℃,水溫與筒壁溫差不超過50℃)、③烘爐、④煮爐(新移裝、大修或長期停用的鍋爐)、⑤點火升壓、⑥暖管與并汽。
2、點火升壓階段的安全注意事項:①防止爐膛爆炸(通風5-10min,點燃氣油煤粉爐應先送風、點燃火炬、送入燃料);②控制升溫升壓速度;③嚴密監視和調整儀表;④保證強制流動受熱面的可靠冷卻。
3、鍋爐正常運行中的監督調節:①鍋爐水位的監督調節(鍋爐水位應經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線處,并允許在正常水位線上下50mm內波動);②鍋爐氣壓的監督調節;③氣溫的調節;④燃燒的監督調節;⑤排污和吹灰。
4、停爐及停爐保養
(1)停爐
正常停爐次序:先停燃料供應,隨之停止送風,減少引風。(70℃以下時,可全部放水)
緊急停爐的次序: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風,減弱引風;同時設法熄滅爐膛內的燃料;滅火后即把爐門、灰門及煙道擋板打開,以加強通風冷卻;鍋內可以較快降壓并更換鍋水,鍋水冷卻至70℃左右允許排水。因缺水,嚴禁上水并不得開啟空氣閥及安全閥。
緊急停爐的情況:鍋爐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見邊緣;不斷加大向鍋爐進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繼續下降;鍋爐水位超過最高可見水位(滿水),經放水仍不能見到水位;給水泵全部失效或給水系統故障,不能向鍋爐進水;水位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設置在汽空間的壓力表全部失效;鍋爐元件損壞,危及操作人員安全;燃燒設備損壞、爐墻倒塌或鍋爐構件被燒紅等,嚴重威脅鍋爐安全運行;其他異常情況危及鍋爐安全運行。
(2)停爐保養:鍋內保養,防腐。方式有壓力保養、濕法保養、干法保養和充氣保養。
(二) 壓力容器使用安全技術
1、壓力容器安全操作
基本要求:平穩操作、防止超載。
壓力容器運行期間的檢查:①檢查工藝條件 ②設備狀況(連接部位有無泄漏、滲漏現象,部件和附件有無塑性變形,容器及其連接道有無振動、磨損等現象)③安全裝置。
壓力容器的緊急停止運行:容器的操作壓力或壁溫超過安全操作規程規定的極限值;容器的承壓部件出現裂紋、鼓包變形、焊縫或可拆連接處泄漏等危及容器安全的跡象;安全裝置全部失效,連接管件斷裂,緊固件損壞等,難以保證安全操作;操作崗位發生火災,威脅到容器的安全操作;高壓容器的信號孔或警報孔泄漏。
壓力容器的維護保養:保持完好的防腐層;消除產生腐蝕的因素;消滅容器的跑冒滴漏,經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狀態;加強容器在停用期間的維護;經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狀態。
知識點四、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檢修安全技術
(一)鍋爐檢驗檢修安全技術
1、鍋爐定期檢驗類別:外部檢驗(運行)、內部檢驗(停爐)、水壓試驗。
2、鍋爐定期檢驗周期:外部1年1次;內部2年1次;水壓6年1次。
3、鍋爐定期檢驗內容:水壓試驗的試驗壓力至少保持20分鐘。
4、鍋爐定期檢驗結論:內部:允許運行、整改后運行、限制條件下運行、停止運行。外部:允許運行、監督運行、停止運行;水壓試驗:合格、不合格。
5、 鍋爐檢驗檢修前的準備工作
各種門孔打開,用盲板可靠隔斷,并切斷電源;通風換氣冷卻,清理,準備好工具。
6、檢驗檢修安全注意事項:注意通風和監護;注意用電安全;禁止帶壓拆裝連接部件。
(二)壓力容器檢驗檢修安全技術
1、壓力容器定期檢驗類別:年度檢查(每年至少1次)、全面檢驗。
2、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周期:全面檢驗:投用滿3年進行首次全面檢驗;1、2為6年,3為3-6年,4為3年。
4、壓力容器定期檢驗結論:年度檢查:允許運行、監督運行、暫停運行、停止運行。全面檢驗:新1、2、3,在用2、3、4、5。
5、壓力容器檢驗檢修前的準備工作:清理,用盲板嚴密隔斷,置換、中和、消毒、清洗,內部空間含氧量應當在18%-23%之間,取樣分析,切斷電源,設置警示標志。
6、檢驗檢修中的安全注意事項:注意通風和監護;注意用電安全;禁止帶壓拆裝連接部件;使用單位管理、相關人員到場配合。
(三)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檢測技術(15種)
1、宏觀檢查:直觀檢查,量具檢查。在用承壓類特種設備內外部檢驗常用的檢驗方法。
2、無損檢測:不損傷被檢工件,利用材料和材料中缺陷所具有的物理特性。(7種)
1)射線檢測:定位準確,對體積型缺陷檢出率高,不適宜較厚的工件,對人體有害。
2)超聲波檢測:對面積性缺陷的檢出率高,適宜檢驗厚度較大的工件,適用各種試件。
3)磁粉檢測;4)滲透檢測;5)渦流檢測;--這3種適用于表面缺陷的檢測方法。
6)聲發射探傷法:與射線、超聲波等常規檢測方法的主要區別是一種動態檢測方法,連續監視內部缺陷。7)磁記憶檢測:準確推斷工件的應力集中區。
3、測厚;4、化學成分分析;5、金相檢驗;6、硬度測試(碳含量決定硬度);7、斷口分析8、耐壓試驗包括液壓試驗(水壓試驗)和氣壓試驗,是驗證性的綜合檢驗,靜壓強度的能力;9、氣密試驗:介質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危害或設計上不允許有微量泄漏的壓力容器必須進行氣密試驗。在液壓試驗合格后進行;10、爆破試驗;11、力學性能試驗;12、應力應變測試;13、應力分析;14、合于使用評價(安全評定);15、基于風險的檢驗。
第三節 起重機械安全技術
知識點一、 起重機械使用安全管理(7塊)
①使用許可廠家的合格產品②登記建檔③安全管理制度④技術檔案(包括設備出廠技術文件;安裝、修理記錄和驗收資料;使用、維護、保養、檢查和試驗記錄;安全技術監督檢驗報告;設備及人身事故記錄;設備的問題分析及評價記錄)⑤作業人員⑥定期檢測制度(在用起重機械安全定期檢驗周期為2年)⑦使用單位還應進行起重機的自我檢查、每日檢查、每月檢查和年度檢查。
知識點二、起重機械安全裝置(10個)
①位置限制與調整裝置:(上升極限位置限制器,運行極限位置限制器,偏斜調整和顯示裝置,緩沖器);②防風防爬裝置:(露天工作于軌道上運行的起重機,在露天跨工作的橋式起重機);③安全鉤、防后傾裝置和回轉鎖定裝置;④起重量限制器;⑤力矩限制器:(動臂變幅的塔式起重機,小車變幅起重機,流動式起重機);⑥防墜安全器;⑦導電滑線防護措施;⑧防碰裝置;⑨登機信號按鈕;⑩危險電壓報警器。
知識點三、起重機械使用安全技術
1、吊運前的準備5)大型、重要的物件吊運或多臺起重機共同作業吊裝,編制作業方案。
2、起重機司機安全操作技術:重點2)開車前,必須鳴鈴或示警;操作中接近人時,應給斷續鈴聲或示警。3)不得利用極限位置限制器停車;不得利用打反車進行制動;吊物不得從人頭頂上通過,吊物和起重臂下不得站人。4)對緊急停止信號,無論何人發出,都必須立即執行。11)露天作業的軌道起重機,當風力大于6級時,應停止作業;當工作結束時,應錨定住起重機。
3、司索工安全操作技術
準備吊具;捆綁吊物;掛鉤起鉤(掛鉤要堅持“五不掛”,即起重或吊物質量不明不掛,重心位置不清楚不掛,尖棱利角和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