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
200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獲得高票通過,并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新篇章由此開啟。
橫跨3年、歷經4審、5年“磨劍”、千呼萬喚……這不是簡單的數字排列組合,而是一道事關13億消費者的“應用題”。討論、審議、調研、公開征求全民意見……幾易其稿的《食品安全法》,是我國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一個縮影。其精雕細琢、反復醞釀,見證了監管理念的提升,也折射出監管模式的轉變,更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制度基礎。
《食品安全法》在劍指食品安全問題的同時,也清晰地提出了一些創新的思路和做法。如: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協調和指導;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監管職責,加強地方政府的監管職責,做到環環相扣、加強全程監管;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制度,相關部門制定、實施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統一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實行許可制度;明確食品生產經營者是第一責任人等。
制度創新值得期待,有法可依也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法律最終離不開有效執行。所以,只有生產者、經營者、監管者、消費者多方參與、群策群力,這部眾望所歸的《食品安全法》才能真正有的放矢、落到實處。
2、國務院決定在全國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
2009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為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生產水平,2009年要在全國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各行各業都要加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安全管理,要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質量和安全年”活動自開展以來,一直堅持“質量安全、你我共建”的工作思路,政府部門、生產企業、行業協會、平常百姓都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其中,各司其職、身體力行,創造了一系列成功的經驗,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全國質檢系統將“質量和安全年”活動作為2009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系統工作的重點、特點、難點,把“質量和安全年”作為打基礎、作貢獻、樹形象之年,并創造性地將其發展成了質量宣傳年、質量提升年、質量整治年、質量服務年、質量建設年。
中國企業根據各自行業和特點,創造性地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制造業把加強質量管理與安全生產結合起來,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民航、電信企業把加強質量管理與服務工作結合起來,進一步鞏固“優質服務年”和“金牌服務迎奧運”工作成果;食品企業把加強質量管理與食品安全結合起來,堅決杜絕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
應該說,“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的開展,既體現了中國從上至下對質量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也飽含著大家對質量安全現狀的深切憂慮。“質量和安全年”活動告一段落,但質量工作是永恒的,必須持之以恒地長期抓下去。
3、新修改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施行。
2009年1月24日,溫家寶總理簽署了《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新修改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訂明確了特種設備事故調查處理的相關制度,落實并加強了特種設備節能減排的措施和相關制度。
從《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實施的2003年到2008年,我國特種設備數量從292萬臺增加到605萬臺,翻了一倍多,其安全管理問題和節能管理問題日益突出。新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新增了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管理的規定;強化特種設備行政許可證后監管;加入了特種設備事故分級和調查的相關制度;將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行使的部分行政許可權下放給省、自治區、直轄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將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特種設備無損檢測的安全監察明確納入條例調整范圍,鼓勵實行特種設備責任保險;進一步完善法律責任,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專家指出,《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本次修訂最重要的一點在于,將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的目標,從單純的安全性改變為安全性與經濟性的高度統一,賦予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新的科學內涵。與此同時,新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還進一步完善了監察范圍、強化了監察職能、明確了各方責任。
4、網友追蹤揭露東芝液晶電視屏幕“豎線門”事件。
2009年1月初,各大網絡家電論壇上都出現了關于東芝液晶電視屏幕出現豎線的帖子,不少遇到同樣問題的網友紛紛發帖跟帖。大家初步認定,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東芝電視存在的批次性質量缺陷,要求廠家集體召回。
與網上群情激憤不同的是,東芝公司起初一直堅稱出現豎線只是個別情況,可以通過維修解決,公司不會考慮召回。然而,隨著網上聲討之聲的不斷擴散,消費者對于東芝電視的質量質疑不斷加深,東芝方面開始松口,先是在網站上發表聲明向消費者道歉,承認問題機型確實存在豎線缺陷,然后是承諾為消費者免費更換新機并進行賠償。而其態度的大轉變,只用了不到10天。
一位參與其中的網友表示,由于目前國內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家電產品召回制度,大家都明白,東芝很有可能“不理我們這茬兒”。但是大家還是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大家“討回一定的公道,至少要讓他們重視起來”。事實上,這次由網絡發起并蔓延全國的東芝“豎線門”事件,不僅引起了東芝方面的重視,更引起了普通百姓和家電行業的重視。
更多消費者意識到,通過政府部門解決質量問題不再是唯一的途徑,有時候,民眾的聲音也足以影響和改變廠商的態度。而家電廠商則紛紛表示,要吸取東芝的教訓,更重視來自普通消費者的意見反饋和投訴,因為“在網絡時代,一個人的聲音可能很快就會變成一群人的聲音”。
5、《企業質量信用等級劃分通則》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2009年6月16日,《企業質量信用等級劃分通則》推薦性國家標準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發布,自2009年11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對質量信用、質量信用風險和質量信用等級等進行了定義,對企業質量信用的各個等級的劃分要求和依據做出了原則性規定。
據悉,有了這項標準,原本復雜的企業質量信用被簡單地從高到低分為A、B、C、D四等,每等又最多可細分為3級,如A等可細分為AAA、AA和A級。不同質量信用級別的企業有不同的“待遇”:對守信企業、基本守信企業以激勵與幫扶為主,對失信企業、嚴重失信企業建立懲戒與淘汰機制。而分級依據就是一看態度,二看能力,三看表現。
專家指出,該標準的實施為質量信用的監管機構、信用服務機構以及企業自身提供了技術依據和指南,使各類機構對企業的質量信用進行評價或者企業進行自評時能夠做到有標準可依。換句話說,企業質量信用好不好,一查就能知道。
與此同時,2009年,我國質量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方面也取得突破,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完善統一的企業質量檔案、質量信用等級評價指標體系和質量誠信管理信息化系統。今后,質量違法違規的企業將進入質量“黑名單”。這份“黑名單”將會在全國共享,使得企業的誠信記錄全國通用。
6、統一、農夫山泉飲料“砷超標”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11月24日,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發布的商品質量監督消費警示稱:“包括農夫山泉30%混合果蔬、農夫山泉水溶C100西柚汁飲料、統一蜜桃多汁等品牌飲料在內的9種食品,總砷或二氧化硫超標,不能食用。”同時,該警示中,言之鑿鑿地列出了不合格產品的生產日期和規格。
警示一經發布,廣受媒體轉載,迅速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對此,農夫山泉和統一兩家企業對抽檢過程、結果的合法性和真實性提出強烈質疑。隨后,海口市工商局將初檢總砷含量超標的3種同批次抽檢產品備份送往北京復檢。
12月1日,海口市工商局公布的復檢結果顯示,抽檢產品全部合格。讓人看不明白的是,雖然兩次結果截然不同,但該局絕口不提個中原因。對此,統一方面表示“保留申訴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農夫山泉則堅持要“狀告工商部門,并向其索賠市場損失”。
12月4日,國家工商總局對此事件作了簡短的聲明:工商總局高度重視此事,已責成海南省工商局立即查清情況和原因,依法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當天,海南省工商局官方網站也掛出消息稱,針對農夫山泉、統一飲料事件,省工商局已成立了調查組,主要調查此事件中工作人員的抽檢、送檢、發布消息的過程。工商部門將盡快把事件的前因后果調查清楚,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遺憾的是,截至12月30日,調查結果仍然懸而未決。但愿這個謎能在2010年被解開。
7、“中國制造”形象廣告首次進入美國電視媒體。
2009年11月23日起,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美國頻道、美國頭條新聞頻道和國際亞洲頻道開始播出一則以“中國制造 世界合作”為主題的30秒商業廣告,宣傳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無處不在的“中國制造”其實是全球產業鏈的一個環節,不可或缺。
今年大熱的電影《2012》里有一句臺詞讓人難忘,劇中的美國官員看著設計精良的諾亞方舟,發出了由衷的感慨:“還好交給了中國。”相對于一閃而過的電影臺詞而言,以“中國制造”為主題的商業廣告顯然更具市場價值和現實意義。
這是中國商務部聯合4家商會在美國投放的一則30秒鐘的商業廣告,其創意主旨除了向世界宣傳“中國制造”并非廉價品的代名詞之外,同時也在強化一個印象:“中國制造”正在走出國門,并主動牽手世界。
巧妙的是,廣告中并未涉及到任何“中國制造”的具體品牌,但卻有針對性地選取了電器、服裝、鞋子等產品作為“中國制造”的代表。據了解,這些商品出口量較大,國外消費者接觸機會較多。
這則精心打造的廣告備受關注、反響熱烈,由此邁出了“中國制造”海外宣傳的勇敢一步。但廣告再怎么精彩,也只是錦上添花,要想真正做到世界矚目、全球認可,“中國制造”還得踏踏實實地練好質量內功、加強創意設計。
8、世界上運營時速最快的高速鐵路客運新干線武(漢)廣(州)高速鐵路正式投入運營。
12月26日9時,一列嶄新的時速350公里“和諧號”高速列車從廣州北站呼嘯北上,長沙和武漢也同時首發,標志著目前世界上運營時速最快、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客運新干線武(漢)廣(州)高速鐵路正式投入運營。武漢到廣州的旅行時間由原來的11小時縮短到現在的3小時。有媒體評論,武廣高鐵的建成通車拉開了中國高鐵時代的序幕,屬于中國高鐵的精彩正在上演。
透過飛馳的“陸地航班”,我們領略到地地道道的“中國創造”與“中國質量”的魅力。看看那一列列飛奔在軌道上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國產CRH2C和CRH3型“和諧號”高速列車吧,在牽引系統、制動系統、高速轉向架、車體空氣動力學等方面的技術都處于當今世界領先地位。甚至列車上安裝的擋風玻璃也并非等閑之輩,這種減速玻璃使乘客在欣賞窗外風景時不會因車速過快而感到頭暈;還有具有世界鐵路先進水平的無砟軌道、適合中國國情的CTCS-3級世界先進列控系統、創造多項世界第一的橋梁工程技術、破解諸多難題的隧道工程……武廣高鐵的每一處細節仿佛都在詮釋著高科技和高質量的內涵。
“朝飲珠江水,午食武昌魚(8.84,0.00,0.00%)”,如今,這個夢想已經變成現實,武廣高鐵在中國鐵路建設史上樹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一座高科技完美呈現的里程碑,一座高質量保障的里程碑!
9、中國大飛機項目開始全面推進。
6月6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大飛機項目總裝制造中心在上海掛牌成立。根據規劃,總裝制造中心未來將形成ARJ21-700飛機到2010年批產30架、2012年批產50架的裝備制造能力。這個加快推進大飛機總裝制造能力建設的中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大飛機項目設計研發、總裝制造、客戶服務“三大中心”布局開始全面推進。
2009年被稱為大飛機研制關鍵年,總裝制造中心的成立無疑是拉開了大飛機項目“三大中心”布局的大幕,極大地推進了項目的整個進程。人們之所以如此關注大飛機,絕不僅僅是為了想在龐大的民用航空器市場為中國人爭得一席之地,而是因為大飛機項目還具有更直接的科技意義和經濟效益。
大飛機制造一直被譽為“工業化領域的皇冠”。研制大飛機對提升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帶動產業升級,促進科技進步,形成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發揮著重要的引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未來的大飛機制造中,國產化率要達到30%,這就對國內的材料、電子、機載設備、加工制造等相關產業提出了迫切的升級需求。有了像大飛機研制這樣的國家級項目拉動,傳統行業的升級就有了具體的目標和標準。
同時,因為大飛機是現代高新技術的高度集成,通過大飛機研制還能帶動相關科技領域關鍵技術的群體突破。可以預見,國產大飛機翱翔藍天之際,也將是一批相關產業實現跨越發展之時。
10、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相繼出臺。
1月14日,2009年元旦過后14天,繼第一輪“4萬億經濟振興方案”出臺之后不到兩個月,國務院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汽車產業和鋼鐵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隨后,紡織、裝備制造、船舶、電子信息、石化、輕工業、有色金屬和物流業的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陸續登臺亮相,成為撬動中國經濟復蘇的十大支點。
淘汰鋼鐵業的落后產能、支持發展汽車業的自主品牌、促進紡織企業的由大到強、支持裝備業的骨干企業聯合重組、擴大船舶業的國內市場需求、集中實施電子信息業六大工程、提高部分輕工產品出口退稅率、控制石化業總量布局產業、有色金屬業、減輕金融危機對物流業的沖擊,十幾萬字的振興措施字字深刻,條條得力。短期來看,這些規劃有利于解決中國制造業遇到的實際問題,緩沖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長遠來看,又將對中國產業技術升級改造、結構調整產生深遠的影響。
2009年,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不辱使命,以拯救實體經濟的方式應對金融危機,以擴內需的方式刺激制造企業的強勁復蘇。從實際情況看,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對經濟的拉動效果十分明顯。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在第一批產業振興規劃發布后的4月,國內工業增加值增速為7.3%,其后逐月回升,進入下半年后回升速度明顯加快,10月國內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6.1%。2009年中國經濟的振興,從一定意義上說,要歸功于開路先鋒———十大產業的振興。
(本報記者 劉伊婷 楊蕾 彭燮 文)《中國質量報》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